7月1日,可谓跨境金融圈最风声鹤唳的一天。
“国家反洗钱了”、“CRS海外账户要查税了”、“外匯新规后钱更难出去了。”……一时间,圈内圈外风起云涌,人们奔走相告,各路小道消息铺天盖地。
某金融网发布消息说:《7月1日最严外匯管制将登上舞台》
接着“有关部门”出来闢谣:《外匯局:7月1日没有个人外匯新规》
媒体继续放风说《放心! 7月1日起无个人外匯新规,9月才放大招! 》
然后就是从获得消息和被闢谣的无限循环。
很多人问我: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面对他们不淡定的脸,我只能说你会被媒体的消息、以及别人的情绪所挟裹,是因为你对这件事情的本质还知之甚少。
聪明的海外投资,从这裡开始。有东宁金融的赵子雨今天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场舆论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只有拨开迷雾,了解事情的本质,才能对自己的投资行为做出更準确的判断。
这场舆论风声中,有叁个词被频繁提及:CRS、反洗钱、外匯新规 ,这其实是3件事,而这3件事又互相关联。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帖子,没有一篇能够把这叁者真正讲清楚,因为这需要拥有足够大的信息量,对国际金融背景知识有足够深的了解,一般人很难做到。今天我们主要讲这叁个知识点。
一、CRS:全球徵税,终于有了适合你的那一款
CRS到底是啥?
CRS是“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的英文缩写,可以译为“共同申报準则”。这是由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倡导的“国与国之间税务信息自动交换”,将在2018年覆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说白了,就是各国政府之间相互通报对方公民在自己国家的财产信息,以避免偷漏税、洗钱等。
CRS架构下有哪些国家?
可见,CRS其实就是一张个人资产的全球大联网,目前,全球已经有101个国家参与了CRS。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裡有个巨大的BUG :
嘿嘿,居然没有美国!
没错,在CRS框架下,美国反而成了“避风港”,因为美国有他的全球徵税体系:美国政府肥猫法案(FATCA),如果你既不是美国纳税居民,而资产也不在CRS框架下,那么除了当地徵税外,暂时没有一款全球徵税法案适合你。
但是国际上很多事情也是形势错综复杂,不同国家对同一件事的解释也不一样,没有定论。所以知晓其背后的逻辑和背景,才会不至于随着媒体人云亦云。
中国为啥加入CRS
中国是在2014年9月决定将加入CRS的,根据官方公佈的日程:
① 2017年1月1日
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开始按照标準履行尽职调查程序
② 2017年12月31日前
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完成对存量个人高净值账户(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超过600万元)的尽职调查
③ 2018年12月31日前
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完成对存量个人低净值账户和全部存量机构账户的尽职调查
④ 2018年9月
中国进行首次对外交换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
这通过CRS,很多中国富人的海外资产都要暴露在中国税务部门的眼皮底下。这些资产的规模可能有多大呢?
根据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2012年的《Illicit Financial Flows from China and the Role of Trade Misinvoicing》报告,在2000至2011年间共有约3.79万亿美元的非法现金流流出中国,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贪腐收入。外流的非法现金流对GDP的佔比已经超过了10%,每年在中国,香港,英属维京群岛之间通过转手套利和贸易作假渠道流动的非法现金流高达1万亿美元之巨。腐败和寻租收入逃离中国后变成海外热钱又再进入利率黑市套利(外资者,很多实非外资也),如此循环往復。
中国就是要通过“相互交换情报”的方式,掌控自己国民的资产状况,判断他们是否偷漏税、行受贿或者洗钱!
二、反洗钱:一场迟来的政策严查
人情关係下的反洗钱
以前国内的反洗钱意识,不管从客户角度还是银行从业人员角度,都比较薄弱。银行虽然经常打出显眼的红字“打击洗钱,金融犯罪”,但其实只有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大额交易,可疑交易上报系统中做简易的上报。并且在中国普遍人情关係网下,反洗钱实施的难度也比较大。
曾经我在东京黑石参加国际反洗钱培训时,老师一遍遍叮嘱,考试和实务是有区别的。考试题说若上司涉嫌洗钱应谘询法律顾问或提交可疑报告,而在实务中,估计上司没怎么着,你已经被fire了!
所以,目前国内一系列关于反洗钱的措施也是为了建立合规文化,弥补之前的疏漏,也许这个过程任重道远,但事情总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7月1日与反洗钱监管有什么关联?
最近政策监管出于各种塬因全面收紧,跨境大额现金转账交易的反洗钱监管序幕已开启。
在新的反洗钱形势下,仅以金额进行上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交易双方信息,长期交易模式,开户资料等多方面信息做很充分的调查才能较为全面地分析洗钱动机,洗钱方式等。一句话:严查!
去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下称《管理办法》),决定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管理办法》相比以往反洗钱监管规定的最大变化,主要集中在叁点:
① 将自然人大额现金交易报告标準从塬先的当日单笔或累计交易(包括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匯、现钞兑换、现金匯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人民币20万元以上,调整到5万元以上,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报告标準维持不变;
② 要求金融机构新增建立与完善交易监测标準、交易分析与识别、涉恐名单监测、监测系统建立和记录保存等;
③ 新增非银行支付机构、保险专业代理公司等机构履行反洗钱监管义务。
等等!看到了吗? 7月1日!
还记不记得外匯局的闢谣说:7月1日没有个人外匯新规?
——确实没有外匯新规,7月1日的真相是:不是钱出境变困难了,而是银行反洗钱的监管变严了。
国际上的“反洗钱”案例
在反洗钱这件事儿上,别以为只有中国比较难办,国际上形势更是错综复杂。提供几个案例供大家加深认识一下反洗钱。
——法国——
6月30日,巴黎银行承认违反美国法律,为美国实施制裁的国家转移资金,为此将支付89.7亿美元罚款,此外,该银行的13名高管将离职,涉嫌违法业务的纽约分行及其他分支机构将暂停美元清算业务一年。而指控的内容为,巴黎银行在通过纽约分行和更广泛的美国金融系统处理交易时,刻意隐瞒了苏丹及伊朗客户的姓名,转移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真相:美国其实另有意图。据称,有美国参议员要求北约说服法国政府,拒绝向俄罗斯交付定于今年10月完工的两艘直升机航母。这让法国政府十分为难,终止交易将导致法国支付巨额赔款并被起诉。美国这时对巴黎银行开出巨额罚款,想震慑一下?
——英国——
2012年,渣打银行因违反美国关于禁止与苏丹、伊朗、利比亚和缅甸交易的製裁,支付了6.67亿美元的罚款,并在和解协议中承诺加强内控、识别可疑交易。
2014年8月,渣打银行又要支付3亿美元罚金,因为其监控工作改进后仍无法核查出高风险交易。此外,渣打同意暂停香港分行面向高风险客户的美元清算业务,并煺出阿联酋的高风险客户关係业务。
比较悲催的是,渣打银行在阿联酋地区煺出客户关係的行为可能使其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阿联酋央行近期已警告渣打银行,其可能面临海湾国家数千客户的诉讼。
真相:这不过是时下经济艰难的美国为防止全球地位受影响,防止伦敦成为新的金融中心,而採取的打击措施。
——朝鲜——
2005年9月15日,美国财政部突然在网站上发出声明,指责澳门匯业银行参与帮助朝鲜流通朝鲜版美元假钞、“洗黑钱活动”,并根据《美国爱国者法案》叁一一条,将其列为“高度关注洗黑钱银行”,对其相关账户採取财政冻结措施。随后,日本、韩国的大部分银行也中断了与匯业银行的金融往来。
2006年1月,据新华社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昨天答记者问表示,外交部新闻司已就韩国《朝鲜日报》一歪曲事实的报导,向该报驻北京分社提出严正交涉。孔泉说,澳门银行洗钱属无中生有纯属无中生有,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而至今,朝鲜目前还是在美国OFAC组织的製裁名单上,世界上大部分银行也与朝鲜断绝了资金来往。
真相:利用了反洗钱这一政治工具,为的就是达到金融制裁,打到朝鲜经济并且活动更多的谈判筹码而已。
第叁章 资本跨境的暗流涌动和外匯新规
外汇为何需要管制
现在的中国出口尤其厉害。你们知道,国内有一位老乾妈,我们假设她向澳村出口了1000万人民币辣椒酱,但澳村没有人民币,就支付给陶老妈子200万澳元。
由于澳元在国内无法流通。于是,国家印了1000万崭新的毛爷爷,给了陶老妈子兑换那200万澳元,就变成了国家的外匯储备。
就这样,国家不断印,老外不断买。可是,印了那么多钱,物价必然飞涨。有一位上海的张女士,这些年国内房产市场扶摇直上,短短几年就把她的房子推到了1000万。
平白无故多了这么大一笔钱,于是张女士心一横,将房子卖了1000万人民币。换了200万澳元,全家移民澳村,弄了套大别墅,喝茶钓鱼,享受万恶的资本主义去了。
假设买张女士房子的那个人,就是陶老妈子,买房款正是卖辣椒酱的那笔钱。
你突然发现这一来二往,央行印的那1000万人民币还在国内,澳村的200万澳元还在澳村,只是辣椒酱被澳村拿走了,我们除了印了一堆纸钱啥也没剩下。
外匯管不住,中国变印度
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为国内经济带来了飞跃发展和繁荣。总有些人先富有些人后富。
你以为钱是这么流动的:
实际上发生的:
结果是上面的酒杯,怀揣着从改革开放中获得的巨额财富,跑到海外去了,给国内仅仅留下了一片负债。这一现象,尤其以最近两年最为严重。
全球非法资金流动示意图——东方红(红色:净流出。绿色:净流入)来源: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1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外匯储备规模为30105.17亿美元,较11月底下降410.81亿美元。 2016年外匯储备累计下降3198.44亿美元。
当然,单凭外匯储备去抗是永远扛不住的,按照这种速度,3万亿也就几个瞬间就消耗掉了。
国家非常聪明,自然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才会在去年国庆节出台史上最严格房产调控政策,才会在之后对外汇的海外匯款进行极其严格的管控,为的就是防止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国富的巨额外流。理论上合理的外匯管制确实可以让我们老百姓规避不少国际金融风险。
如何爱(he)国(fa)地应对外匯管制?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先看看几个商人的案例。
“李嘉诚抛空中国”曾在几年前引起轩然大波。李嘉诚乃一介商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商人从事的是套利,靠的是生意眼光,企业家从事的是创新,靠的是冒险与破坏式创造。
李氏帝国虽然庞大,但成就李氏财富的“必杀技”依然是他的“高抛低吸”。李嘉诚是一个时代的标誌。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大量製度套利的机会,谁能眼光领先一步,就可能赚得盆满钵丰。
今年以来,国内一线二线城市房价飞涨,许多城市频频爆出的“地王”,多位香港房地产大亨表示,不敢跟随内地开发商以高价进军土地市场。
不是谁都可以成为李超人,我比较关心的是,平凡的我们在现有的外匯管理政策环境下,如何完成自己肖申克的救赎?我们又应如何做好自己资产的保护?
最近网上爆出称贾跃亭所持99.06%该司股份被冻结,价值159亿元。有传言道:这几年贾跃亭砸几百亿美国造车,其实只是幌子,目的是合法转移资产,把国内公司掏空,而这些资产(据说超200亿),国内金融机构无权冻结,这才是贾跃亭的私人财产。
传言仅是传言,但我想说的是上述的传言确实是可以实现的。
绿野资本集团大中华区董事会主席郑晓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转移资产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比如可以在离岸地註册一家由当事人实际控制的酒店管理公司,当事人在国内的酒店每年向该酒店管理公司支付高额的管理费,直到酒店做破产了,资金也就转移出去了。”
当然“笨办法”也有, 每人5万美元“凑人头”蚂蚁搬家。不过,应外管局新规:“个人不得以分拆等